作者:周洁,张国锋,孙晓芬,葛俊恒 作者单位:061500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周洁、张国锋、孙晓芬);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喉科(葛俊恒)
【关键词】 射频,舌海绵状血管瘤
本文应用射频对舌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确诊的舌海绵状血管瘤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3,15和16岁;瘤体大小:3 cm×2 cm×1 cm~3 cm×3 cm×2 cm;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治疗。
1.2 仪器
华南牌SHPⅡ型五官科治疗仪,功率1~4档可调,时间可以手控。自制内径约0.5 mm的穿刺套管针,套管为合成塑料,以隔绝电能,保护周围组织,针芯为实性,针芯顶端暴露约5 mm,以传导射频能量。
1.3 手术方法
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先用1%的卡因对舌体喷雾进行表面麻醉,然后用1%利多卡因于瘤体周围浸润麻醉,患者自然张口,伸舌充分暴露视野。射频治疗仪功率调至3档,负极放于颌下,对舌体血管瘤先估测舌侧缘至血管瘤边缘的距离,然后用穿刺套管针自距血管瘤较近的舌侧缘处进针,使顶端接近血管瘤的对侧边缘,用手指轻轻按压确定穿刺针在瘤体内,将射频输出探头接触套管针尾部,手动控制射频输出时间,至针头周围的瘤体固缩变硬,然后于同一针孔移动套管针或反复做扇形刺入瘤体进行治疗,至整个瘤体均固缩变硬,结束治疗。1个月后局部检查如有肿物残留可再治疗1次。术后常规进行口腔护理,静脉滴注抗生素及激素5 d。
1.4 疗效标准
治疗后观察0.5年。痊愈:瘤体完全消失,未见复发;显效:瘤体大部分消失,可见点状病灶复发;有效:瘤体部分消失,可见块状病灶复发;无效:瘤体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后第1天舌局部肿胀,24 h达高峰,之后逐渐缩小,约1周左右达稳定状态。1例舌体血管瘤1次治愈,另2例舌体血管瘤2次治愈。术后患者舌体形态恢复正常,无缩短,无味觉异常及活动障碍。
3 讨论
3.1 舌血管瘤是舌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瘤体较小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如瘤体位于舌体边缘或位置表浅,可因长期的牙齿或食物摩擦而导致破溃、瘤体出血难止。瘤体较大者影响患者舌体功能,出现发音困难和不能正常进食,甚至出现打鼾嗜睡。本组患者中因舌体活动不利就诊2例,因吞咽不适1例,口中异物感就诊。
目前舌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颇多,疗效各异。传统的手术切除不易为患者所接受。近年来有人用激光[1,2]、电化学治疗[3]及舌动脉插管平阳霉素注射[4]治疗。激光治疗多遗留瘢痕,口腔内创面使感染机会增加。舌动脉内注射平阳霉素常引起发热、消化道反应。王一飞等[3]报道,电化学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用射频治疗舌血管瘤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射频治疗是通过射频电磁波作用于病变的组织细胞,致其产生强烈的分子运动,使组织形成特殊的内生热效应(60~80℃),使组织蛋白凝固,病变区出现无菌炎性反应,血管内皮肿胀,血栓形成而阻塞血管,以达到止血、消炎,纤维组织增生,继之纤维化或病变组织萎缩,甚至坏死、脱落的目的,从而获得缩小或消除增生性病变组织的治疗效果。
3.2 麻醉
本组患者全部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加表面麻醉,但笔者建议,对舌体血管瘤,可采用局麻,但对于舌根部血管瘤宜采用全身麻醉,以便于操作。
3.3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炎性反应:因术后炎性反应可致舌体肿胀而影响口腔及咽腔的通气功能,应用激素可以减轻症状,对术后反应较重,有呼吸困难者可放置口咽通气道,以防止呼吸道梗阻,本组患者术后反应较轻,未出现呼吸困难。(2)出血:射频治疗舌血管瘤出血少,仅在穿刺针孔处有少量出血,用纱布压迫几分钟可止血。治疗过程中用纱布压住血管瘤可减少术腔内的血凝块,术后吸收快。(3)口腔感染:口腔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舌血管瘤进行射频治疗后,常规进行口腔护理,口宝液含漱,全身应用抗生素,进半流质饮食,进食后生理盐水漱口,防止口腔内感染。本组患者未出现口腔感染。
【参考文献】
1 孙向东,杨秀荣,郑茂峰,等. Nd:YAG激光治疗舌海绵状血管瘤36例分析.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1,10:105107.
2 王黎,杨军,惠明利.Nd:YAG激光治疗舌淋巴管血管瘤.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3,12: 3739.
3 王一飞,潘引鹏,谭海东,等. 13例舌血管瘤的电化学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3,17:6769.
4 邵丽霞.张靖舌动脉插管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舌海绵状血管瘤的观察及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