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English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发热、鼻衄、口鼻咽部溃疡、ANCA阳性
作者:    人气:5011    时间:2013-12-6 8:05:55

摘要 
     
  患者男性48岁,因发热8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鼻衄、呼吸时有鼻音、听力下降;咽后壁及鼻咽部溃疡;抗中性粒细胞蛋白酶3抗体(PR3-ANCA)轻度升高、白细胞减少、血沉(ESR)快、C反应蛋白(CRP)升高,激素治疗曾有效。入院后根据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遂转入血液科,化疗2周后死亡。该病历提示,PR3-ANCA阳性+病理示肉芽肿性血管炎极易做出韦格纳肉芽肿(WG)诊断,最终确诊依据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48岁,因发热8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8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午后多见。无盗汗、畏寒及寒战,不伴咳嗽、咯痰,无腹痛,无关节肿痛及皮疹。在当地医院接受抗炎、支持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但时有反复。后于某医院被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接受激素等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后,患者一直口服激素,因鼻部不适及鼻衄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鼻炎,医生建议其停用激素。其后,患者再次因体温升高就诊,用甲泼尼龙、甲氨蝶呤和洛索洛芬钠治疗后,体温可维持正常,出院时口服甲泼尼龙16 mg/d,甲氨蝶呤10 mg/周。患者逐渐将甲泼尼龙减至14 mg/d后,再次出现发热,为持续性,最高为40 ,伴畏寒、寒战、咽痛头痛,遂就诊于我院。发病以来,患者出现鼻衄3次,呼吸时有鼻音,听力下降,尿痛,大便正常,饮食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查体 
     
  体温 39.1,心率 83/分,呼吸16/分,血压100/65 mmHg,一般状况可,皮肤黏膜无黄染,咽后壁可见一1 cm×1 cm大小溃疡,上覆白苔,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无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除白细胞为2.97×109/L外,血常规其余项目大致正常。尿常规大致正常。 
     
  血生化检查示,白蛋白28.6 g/L(参考值 34~54 g/L);第1小时血沉(ESR)共检测2次,结果分别为77.9 mm113 mmC反应蛋白(CRP)为43.7 mg/L(参考值 0~3.8 mg/L),余大致正常。自身抗体检查 抗核抗体(ANA)阴性;检测2次抗中性粒细胞蛋白酶3抗体(PR3-ANCA), 结果分别为21.7 RU/ml26 RU/ml(参考值 0~20 RU/ml)。 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癌抗原(CA153CA125CA199均正常。免疫球蛋白(IgMIgG正常,IgA4.06 g/L(参考值 0.7~4 g/L)。补体C3C4正常。血清铁蛋白为527.7 ng/ml(参考值 30~400 ng/ml)。
     
  感染相关及骨髓穿刺检查 血培养及鼻分泌物培养均为阴性;咽拭子初次培养示细菌阳性,鉴定结果为金葡菌,再次培养为阴性。出血热抗体、布氏杆菌凝集试验、肥达反应及EB病毒抗体均为阴性。行骨髓穿刺2次,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鼻窦CT结果为,符合鼻息肉样改变;双侧额窦、上颌窦及蝶窦炎症可能性大。肺部CT显示,少量心包积液,余无明显异常。心脏彩超结果为,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可见少量心包积液 (后心包处,4.5 mm);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 
     
  诊疗经过 
     
  入院后,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本患者初步诊断为韦格纳肉芽肿(WG),予甲泼尼龙(40 mgqd)静脉滴注治疗后,患者体温降至37~38 
     
  对患者鼻咽部及咽后壁溃疡取病理,检查结果为,鼻型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图1和图2)。

http://case.medlive.cn/uploadfile/2011/0818/20110818104901547.jpg

1 HE染色(×80 肿瘤边缘坏死,弥漫性小淋巴细胞浸润 

http://case.medlive.cn/uploadfile/2011/0818/20110818104922941.jpg

  图2 HE染色(×200 淋巴样细胞弥漫分布,有一定异形性



http://case.medlive.cn/uploadfile/2011/0818/20110818104940418.jpg

3 免疫组化结果(×200 CD3阳性


     
  4 免疫组化结果(×400 CD7阳性;图5 免疫组化结果(×200CD56阳性;图6 免疫组化结果(×200)肌酸激酶阴性。 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为,CD20CD3(图3)、CD7(图4)、CD56(图5)、粒酶BT细胞内抗原(TIA-1阳性,肌酸激酶(CK)阴性(图6)。 

     
  患者被转入血液科病房接受化疗(具体方案不详),于治疗2周后死亡。

     
  最终诊断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病例分析 

     
  病例特点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鼻衄,呼吸时有鼻音,听力下降;咽后壁及鼻咽部有溃疡;PR3-ANCA轻度升高;血常规示白细胞减少;ESR快,CRP升高;激素治疗曾有效。 

     
  发热原因分析 

     
  在临床上,可引起发热的疾病有很多,大体上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前者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及各种传染病;后者则包括结缔组织病[如成人斯蒂尔病、W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药物热等。 

     
  对于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听力下降,且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在风湿性疾病中首先要考虑WG 

     
  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患者出现发热、鼻衄、鼻音和听力下降等症状,且PR3-ANCA升高,均支持WG诊断。 

     
  PR3c-ANCA的主要靶抗原之一,其与c-ANCA均与WG关系密切。在WG诊断中,c-ANCA的诊断特异性可达90%,若结合PR3-ANCA结果,则诊断特异性可达95%,且其滴度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常被作为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复发的指标。因此,PR3-ANCA阳性使风湿科医生极易想到WG可能,若病理结果为肉芽肿性血管炎,则即使患者的胸片和尿沉渣检查均无异常,仍可做出WG诊断。  
   
  
       但在患有下列疾病时,c-ANCA可出现假阳性。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心内膜炎、阿米巴感染、胰腺纤维性囊肿(继发感染)及病毒性肠炎等;肿瘤:心房黏液瘤、结肠癌、支气管癌和淋巴瘤等;其他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和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Sweet综合征)等。 

     
  许多研究表明,淋巴瘤患者可出现ANCA(尤其是c-ANCA)阳性,且无血管炎表现,但原因尚不清楚。最近,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在11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60例霍奇金病(HD)患者中,ANCA阳性者占4.4%(共8例),其中,6例为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例为c-ANCA阳性。目前国内尚无淋巴瘤患者ANCA阳性的相关报道。

     
  对于本患者,根据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最终诊断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开云在线登录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www.galleshotelr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3169号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6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