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English
医学文献
医学文献
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慢喉痹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    人气:5989    时间:2014-3-17 16:47:13

    作者:王浩澜,马丽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 观察养阴清肺汤治疗慢喉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慢喉痹患者均为2009年10月~2010年4月的门诊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分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100例患者均服用养阴清肺汤100ml,每天2次,温服,疗程2周(慢性肥厚性咽炎需在微波电凝咽后壁显著增生的淋巴滤泡和肥厚的咽侧索以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咽干、咽痒、干咳、隐痛、异物不适感等症状及咽粘膜慢性充血、干燥、咽后壁舌根淋巴滤泡增生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10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咽干、咽痒、干咳、隐痛、异物不适感等以及咽粘膜慢性充血、干燥、咽后壁及舌根淋巴滤泡增生等均有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喉痹,临床疗效较好,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适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养阴清肺汤,慢喉痹,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门诊2009年10月-2010年4月间患者,均符合《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一版[1]及《耳鼻咽喉科学》第五版[2]的关于慢喉痹(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3岁,平均40岁,病程3年以上者36例,3年以下者64例。
  1.2治疗方法 给予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2周。生地15g、麦冬12g、玄参12g、川贝6g、丹皮8g、薄荷6g、白芍8g、生甘草6g加减变化。
  (1)伴有易恶心、常倦怠、胃纳欠佳者:加: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5g、陈皮10g、半夏10g;改:麦冬6g、生地8g。
  (2)伴有形寒肢冷、腹胀、痰白者:加:党参15g、白术12g、干姜10g、茯苓10g、厚朴15g、枳实15g;改:生甘草为炙甘草6g。减:薄荷、白芍。
  (3)伴有痰粘难咯、异物感明显者:加:瓜蒌15g、橘红12g、桔梗10g、桃仁10g、半夏12g。
  (4)伴有因情绪不畅而症状加重者:加:陈皮10g、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桔梗10g。
  (5)伴有失眠健忘者:加:酸枣仁15g、五味子10g。
  (6)有其他症状者随症加减。
  (7)综合调理:对于慢性肥厚性咽炎,咽粘膜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显著增生者,宜先用微波电凝法,使局部肥厚增生趋于明显缩小,再口服中药2周;对于嗜烟酒辛辣者,宜忌口;对于长期失眠者,宜调理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3观察项目
  1.3.1临床症状 于治疗前后分别对咽干、咽痒、咽隐痛、干咳、异物不适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症状严重程度以0—3分计。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
  1.3.2器械检查 于治疗前后检查纤维喉镜
  1.4疗效判断标准
  1.4.1临床疗效评估 显效:治疗后症状总分下降≥75%;有效:治疗后症状总分下降≥50%;无效:治疗后症状总分下降<25%。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纤维喉镜疗效评估 显效:咽粘膜充血或咽淋巴滤泡增生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咽粘膜充血或咽淋巴滤泡增生有所减少;无效:咽粘膜充血或咽淋巴滤泡增生均无改善。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显效68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显效率68%,总有效率89%。
  2.2纤维喉镜疗效 显效7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显效率72%,总有效率97%。
  2.3毒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毒副反应。
  3 讨论
  慢喉痹是指以长期咽部隐痛、咽干、咽痒、干咳、有异物不适感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咽部慢性疾患。西医分为三型:(1)慢性单纯性咽炎:咽粘膜充血、咽后壁少量散在淋巴滤泡;(2)慢性肥厚性咽炎;(3)慢性干燥性咽炎或慢性萎缩性咽炎:粘膜干燥,萎缩变薄[2]。
  慢喉痹多由肺、脾、肾等脏腑亏虚或失调所致。其治疗原则是:如因肺肾阴虚,则滋养阴液,生津润燥;如因肺脾气虚,则益气健脾,升清利咽;如因脾肾阳虚,则补益脾肾,温阳利咽。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以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为主,或伴脾肾不足,痰凝血瘀。故治疗以养阴清肺,滋阴润燥为主,辅以补脾益肾,祛痰化瘀之品。
  本方中以生地养肾阴,麦冬养肺阴,玄参清虚火解毒,丹皮凉血消肿,川贝润肺化痰,白芍敛阴泄热,薄荷散邪利咽,甘草和药解毒。综合全方,滋养肺肾,消肿利咽,对于慢喉痹,尤其是因肺肾阴虚而致慢咽痹者确有良效。本病在用中药治疗主证同时,不能忽视兼证的治疗,并应让患者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必须综合调理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世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6—162.
  [2]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127.

(信息来源:创新医学网)
开云在线登录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www.galleshotelr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3169号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630号